局势已成定局,仿佛被人按在砧板上,我成了刀俎之间的鱼肉。除了继续低调,压到尘埃里,尽量让仇人忘记我的存在外,难道就没有其他活路可走吗?宫苑里钟声低沉,侍女的脚步在石板路上回响,墙影在烛光下拉长,透露出我胸口的压抑与无奈。若能把自己藏进黑夜,或许还能找到一丝生路,但这条路越走越窄,越走越冷。
若从字面理解“不被做成人彘”,戚夫人最明智的办法便是早日求死,以免继续受辱。她或许会对自己说:“先皇大行,我悲伤过度,愿意追随先皇于地下。”可这话的真正含义却是对吕后的一种彻底投降:从此以后,我再也不会对你构成威胁。我的儿子若因失去我的帮助而受困,亦不会成为你眼中的隐患。你大可因此放过他,让他的命运不再因我而坠入深渊。
展开剩余62%也许吕后会对这等归降网开一面,放过年幼的刘如意——也许会,也许不会。没有人能轻易读懂她心中的算盘,谁又能替她下定断语?但无论结局如何,至少戚夫人不会再被人改造成“人彘”,成为无力挣扎的对象,成为权力博弈中彻底的牺牲品。
若是来不及自尽,戚夫人就会被带进永巷,日复一日地舂谷,声音与尘土在窄窄走廊里回响。这是天网地网下的惩罚,永久的苦役仿佛早已在她的命运里写好。吕后或许会安稳地以为这桩恩怨已被封存,只要没有人再提及,时间一长她也能把这段往事淡忘。
不过,戚夫人的智商短板在此刻就暴露无遗。她一边舂谷,一边哼着歌,声音嘶哑却清晰:“子为王,母为虏。终日舂薄暮,常与死为伍。”她的旋律高调而挑衅,似乎是在向吕后宣布自己虽身陷困境,仍然在以一种倔强的姿态存活着,还在时常对未来发出怨怼的声音。她又提醒道:“我还有一个儿子,暂时音讯不通——如果有一天他知道我的处境,他会不会因此恨你?”这番话仿佛把两人的过往与未来一起揭开。
经过她的提醒,吕后又一次被拉回到现实的边缘:那儿有一个天天“怨怼”的人,公开宣扬她的不仁,还有一个远在千里之外、未来有可能为他母亲报仇的人,日后很有可能带着仇恨的火焰踏着血路来临。这样的风险像一把利剑悬在她的颈项上,随时可能轻易落下。
那还不趁早斩草除根,还等什么呢?
发布于:天津市股票杠杆炒股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